依山而建,顺势生长。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了都市之外,试图为人类的栖居空间找到更多解法。城市中钢筋水泥铸就的摩登建筑难免与原始的自然格格不入,这个时候,就地取材、与自然对话,就成了建筑师打破城市与自然间固有边界的妙招。

来自墨西哥的建筑设计团队LAMZ Arquitectura 正是这么做的。他们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4
6
5

与墨西哥南部圣安东尼奥的山脉线条自然贴合,Teitipac Cabin的动态设计出自LAMZ Arquitectura团队之手。
建筑的两个主体结构与大地融为一体,与周围的自然空间进行对话。屋中的玻璃走廊和向外敞开的空间,都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如同是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

DCIM100MEDIADJI_0285.JPG

为了打造出不会过时的居住空间,LAMZ 团队将许多当地的材料融入到结构的内部。Teitipac小屋采用了木材、石头和钢材,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温暖、实用和迷人的私人空间。

12

我们与LAMZ团队进行了交谈,了解了这幢小屋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过程。

THE PLUS:介绍一下Teitipac小屋的选址吧。你们是如何因地制宜进行设计的?
LAMZ Arquitectura:站在Teitipac小屋上,能够将被橡树、松树覆盖的小山的尽收眼底。我们尽可能少地改造土地,因为在这片区域存在一些自然的侵蚀作用,这使得建筑的空间相对有限。所以这个项目不能多于两个主体,并要将对地表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希望展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

13

TP:Teitipac小屋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融入了当地环境。为什么致力于打造这种“亲密关系”?
LA:项目的核心概念是房屋与山的融合。通过这种方式营造的空间感能在室内创造一种惊喜。倚仗崎岖的地形而建,小屋打破了室内外空间的距离感。

TP:小屋里有很多空间与室外“无缝对接”。你们是怎么看待室内外两个空间的关系的?

LA:项目的意图是让居住者有一种生活在山林间的体验,且不一定是从外向内的。因此我们建造了不同类型的开口,将室内空间连接到不同的外部氛围中,让人得以在开阔的山区风景和宁静隐秘的山间自由选择。

17
16

TP:告诉我们一些关于选材的秘诀吧。它们是如何给室内营造出这样温暖的感觉的?
LA:首先是使用当地的石材来回应环境。为了给居住者带来一种温馨和私密感,我们采用了金属结构系统,以期与内部的木材创建一个对位,并能使你生活在那些“漂浮”在树顶的大露台上。建材的协同造就了这个经典建筑。

23

TP:那么小屋外部材料的选择呢?如何在美观和功能性上取得平衡?
LA:结构搭建必须合理而大胆,这为团队提供灵活的发挥空间。其次要充分理解材料,并以一种直接而自然的方式利用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材质会越发显示出独有的韵味。最后是在建材和外部环境间建立关系。

达到这三个条件后,相信这些项目将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与环境融为一体,就像它们一直存在于那里一样。

9
2

TP:可以总结一下团队整体的设计理念吗?
LA:我们总是在项目开始之初生成不同的方案,它们可以合并、分离、产生、破裂、打开或关闭,不受单一类型学的束缚,以便直接回应客户的需求和我们生活的时代。这也使我们在从草图、建模到最终完工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思路清晰。

7
8
11
14
19
18
21
22
10
15

底层平面图

Ground Floor Plan

顶层平面图

Upper Level Plan

四面正视图

Section A
Section B
Section C
Sectio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