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三点的莫斯科、纽芬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吗

一位名叫Yuri的俄罗斯军官,在阿富汗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后,开始夜不安眠;沉寂的暗夜里,他像个无依无靠的影子,独自游荡于各个街道。从莫斯科开始,徘徊到加拿大纽芬兰,再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1

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其实是悉尼摄影师 Jonathan May在创作最新系列时的设定故事。他的《梦游》(Somnambulant)摄影集,以镜头作为Yuri的视角,展现他在梦游时经过的地方。

2

从2012年开始拍摄这一系列,Jonathan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分别在莫斯科、加拿大纽芬兰和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进行了拍摄。《梦游》系列作品充满朦胧悲伤的诗意,看似安静的都市夜景,对笨拙的梦游者来说,实则处处潜伏危机。诡异的蓝色灯光更为整个系列增加了一丝恐怖气息。

3

Jonathan的作品一向以充满故事性见长,纪实与故事,模糊与冲击。两组看似概念相反的形容词,却能在他的作品中和谐共处。

4

我们这位擅长用镜头讲故事的摄影师聊了聊。

TP:为什么选择夜间拍摄?
Jonathan May:
2007年我刚正式开始摄影时还在做一份全职工作,所以只能晚上出门拍照;而弱光环境下,长曝光带来的模糊色块则让我真正爱上了摄影,这种光影的互动真是太有趣了。

5

TP:拍摄《梦游》系列的灵感源自哪里?
JM:
2012年我曾经独自在莫斯科生活两年,远离亲人朋友,感觉特别孤独。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会拿着相机和三脚架,一个人在晚间的街头徘徊《梦游》系列就是从这里开启的。

TP:Yuri的概念有原型吗?
JM:
Yuri的原型大致是我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德遇到的一位老兵,饱受PTSD困扰。不过梦游的设定是我自己加入的,名字也换了。

6

TP:你有过梦游的经历吗?
JM:
以前在寄宿学校时,有一个长得特别高大的同学有梦游症,如果晚上起来去洗手间,就会看见他挡在路中间。梦游中的人真的很吓人,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阴影。我作品中的光影和对比,都有一种无形压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来自小时候的经历。

TP:拍摄中会被打搅吗,遇到过梦游者吗?
JM:
我一般会在工作日凌晨两点左右外出拍摄,这样可以避免街上有太多人的情况。 梦游的人我还真的遇到过,不过也没有去和他搭话。

7

TP:你怎么看待摄影和叙事之间的关系?
JM:
我一直希望能用镜头讲故事,摄影中的故事性是最吸引人的一点;这也是我喜欢拍一系列图片,而非单独一张的原因。这些图片可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静态图片也能讲述连贯的故事,不觉得非常奇妙吗?

TP:这些地方哪个时间段是最安静的?
JM:
一般3到4点最安静,这个时间段整个世界充满出奇的宁静,很有诗意。

8

TP:创作一个无人系列是不是挺难的?
JM:
其实不难,光线也是表现情绪和感受的有力手段,不一定非要人物来表达。

TP:你是怎么决定拍摄地点的?
JM:
各种各样的想法时不时就会跳进我的脑海中,有时候是在半夜醒来睡不着的时候,有时候是在冲浪放空脑袋之时,甚至是在路上开车的时候。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