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摄影师选择去无人的教室走了一圈 上课时的教室大家都不陌生,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或是听课或是走神;点点滴滴都是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但下课后的教室也许不是人人都见过,热闹的教室恢复平静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法国摄影师Ludwig Favre的系列作品《索邦大学》(La Sorbonne)就捕捉下了巴黎索邦大学教室空无一人的样子,教室内典雅的布置和精美的建筑简直让人想去那里当个学霸。 大学简介: 索邦大学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中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1968年学生运动后被拆分成13所独立大学;其中沿用“索邦”称谓的有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和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 位于巴黎左岸拉丁区的大学校园仅对学校师生开放,想要拍摄到下课后的教室并不容易。当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艺术家去寻找他缪斯的脚步。Ludwig不断地四处寻找帮助,最终遇到了懂得他创作理念的人。 索邦大学会成为Ludwig心中的缪斯绝不是一个意外,他从小在巴黎长大,并且颇具艺术天赋;他告诉我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总是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一个地方,脑海里会浮现出那里的图像、不同的角度的样子以及描绘那里的方式。”而当父亲把小小年纪的他带入暗室看了冲洗照片的过程之后,童年时期的天赋便逐渐发展成了对摄影的热情。索邦大学大气的古典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正是摄影师Ludwig所寻觅的最佳拍摄地点。 Lugwig镜头下空旷的索邦大学宏伟壮观,令人震撼。尽管没有在上课,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谆谆教导。我们和他聊了聊这次拍摄旅程。 TP:在这片空旷的校园里漫步是什么感觉? LF: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地方的历史感,想象这么多年来这里来过一个又一个杰出的教授。这些地方是我们文化和知识的标记。 TP:在拍摄这些教室时有遇到什么困难么? LF:有,因为大部分房间都有木质的东西,而且非常破旧,所以花了一点功夫来把它们摆整齐。另外,还有一部电影在那里拍摄,所以我得跟他们错开。 TP:你还想拍摄哪些建筑空无一人的样子? LF:经过翻新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更具体地说,是其中的拉布鲁斯特阅览室。 TP:你专门拍美国的城市和风景,那为什么这次会回头拍巴黎呢? LF:我生活在巴黎,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城市。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后,我希望以自己微弱的方式尽一点绵薄之力,鼓励游客再次来体验巴黎的这些地方,感受他们的宏伟与美丽。 TP:你还拍了很多旅行照片,要捕捉一个地方的精髓最关键的什么? LF:你需要先把自己融入进去!所以,要在第一缕阳光出现之前很久就到达那里,然后等待着去捕捉那充满魔力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