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挪威摄影师,35mm下的迷幻摄影

他的照片里有风景,但不是一个风光摄影师;他总是使用人物,却又不拍肖像。这位听上去高深莫测的摄影师到底是谁?其实我们已经采访过他两次了,一次是关于《觉醒》系列,一次发芽不同意《冬眠》系列。挪威摄影师Øystein Aspelund又一次和我们分享他的故事,这次是他的新作《暮光》(Twilight)系列。每张作品都有着一种柔软的质感,对模拟胶片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探索。

这位视觉艺术家的摄影之旅起始于2009年他得到第一部单反之时,那年的他还在柏林上大学。一个拥有丰富的视觉创作资源的城市点燃了他对摄影的热情,他近期的作品依旧呈现着北欧之风。

Twilight_18
Twilight_19
Twilight_21

我们和这位老朋友聊了聊,去了解这个系列背后的故事。

The Plus:继上次和你聊了以后,都在忙些什么呀?
Øystein Aspelund:
我去了很多地方旅行,也经常把相机带在身边。此外也一直在进行新的个人作品的创作,如果顺利的话,有一些我计划2017年推出,另外我也一直在继续《冬眠》系列的创作。

Twilight_22

TP:就像你提到的《觉醒》与《冬眠》系列,这套作品也关注了人类孤独的一面;你觉得是什么让你一直徘徊在这个主题?
ØA:
我在作品中主要想寻求有人类的存在感。我不是一个肖像摄影师,也更喜欢同画面中的主体保持距离;但我其实也很喜欢拍摄风景,在其中人物和风景一样的重要。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平衡恰恰是让我最爱的状态。人的尺度也将观者带入这种场景之中,并让你对自己真实所见的东西有更好的领悟。此外人物的剪影也可以为照片带来一定的神秘感。

Twilight_25

TP:你都在哪些地方取景?又是如何选取的呢?
ØA:
大多数图片拍摄于欧洲,一半差不多在挪威。还有一些额外的单张是拍自马其顿、冰岛、英国、西班牙、斯瓦尔巴特群岛等地。大多数场景我都是在其风光最宜人的时刻去拍摄,但很多地点都需要提前做调研。我相信至少对我来说,它们也可以被视作是一种旅行照吧。

Twilight_23

TP:你觉得胶片的吸引力何在?
ØA:
有很多。我觉得当它们去呈现摄影时我更接近摄影的本质。而当你将胶卷冲印出来,并终于可以看到它们上面的内容,那真的是一种很特殊的感受。

TP:那胶片有哪些技术上的风险么?有没有被因此拖过后腿?
ØA:
技术上说,它们既简便又兼具挑战。这个系列除了一些例外都是用一个10美元的塑料相机拍的,它只有快门键和一个不那么靠谱的对焦器。也没有曝光,焦距或其他自动化的功能。我从来都不知道相机和模拟胶片会对温度,光影等有什么样的反应。它只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才能用。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有上百张失败的照片,同样的场景我也用数码相机进行了拍摄,但它们缺乏模拟胶片即时就可拥有的“灵魂”与迷幻之美。

Twilight_24

TP:你是怎么把这么多胶片冲印出来的?
ØA:
这些胶卷虽然都是标准的35mm,但其实是在30年前的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制造的。在铁幕时代背景下的暗房冲印与西方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用不同的化学制剂来冲印照片。幸运的是在我的旅途中总能找到一些当地的暗房愿意为我冒险并帮我冲印,通常这意味着看到最终结果前我至少要等6个多月。

Twilight_20

TP:你怎么看待摄影师们对胶片的态度?
ØA:
我相信在许多方面他们也应在设备和能否拍出好照片上得到相应的重视。改变一个人的方法去进行实验会产生新鲜有趣的想法,至少这经常对我很是受用。

TP:关于《暮光》,你说“来自过去的眼睛正凝视着现在”;你可以和我们聊聊这点吗?
ØA:
这可以有很多种意思。但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美学的“脚印”通过胶卷中陈旧的化学制剂留在了图像之中。有时呈现出的陈旧样子可以视作是把图片从它们拍摄的那个时刻中“释放”出来,使人难以辨认其拍摄的真正时间。有时我更愿意将这些作品视作从一部被人遗忘的老电影中修复出来的凝固画面。

Twilight_15
Twilight_17
Twilight_16
Twilight_14
Twilight_13
Twilight_12
Twilight_11
Twilight_10
Twilight_07
Twilight_08
Twilight_06
Twilight_03
Twilight_05
Twilight_04
Twilight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