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速记本穿上新装

 

来自布鲁克林的平面设计师Aron Fay速记本的历史与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更新本子的封皮纹样与设计,他也因此为这种经典速记本的绵延不绝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最终的成品就是即将上市的“Comp”,这是一个做工十分雅致的笔记本,不仅保留了速记本的大理石纹的核心元素,它还有着令人眩晕的对称装饰,从而在设计上达到了一种完美无瑕的平衡。

1
2
3

在经过大量的档案研究后,Aron发现尽管在几个世纪里书本制造业有着跨越式的发展,这种速记本的设计却在面世后基本没有太多的改变。Aron被这个领域的前景激发了兴趣, 决定为这种广泛使用的物品创作出一种更为复杂精致的版本,而整个计划也让他长期在版画和平面设计领域的才华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
5

“Comp”是专门为那些对纸张有着魂牵梦绕之爱的人们设计的,他们喜欢迷醉在书本的纸香之中,激动地期待纸张能带来的未知可能。所以,当纸张触碰到钢笔的笔尖,被手指的指尖无意地划到,或只是轻盈地滑落到地上,种种这些都会带给人一种难以自制的愉悦,让你体会到属于这些迷人的本子中蕴含着的超越时空的无限诱惑。我们采访到了Aron Fey,并和他探讨了如何对这种长久存在的经典物品进行改装。

The Plus: 你最初是怎么进入平面设计领域的?
Aron Fay:
在画画和制作方面我一直受到了很多鼓励。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尝试了丝印。很快从10岁到高中我发现又有机会玩儿丝网印刷了。我十分喜爱这个过程并尽可能地让我的丝网印刷作品完美呈现。此后我则十分有幸师从大学里那些在平面设计、版画、以及书籍美术领域非常强的教授去学习。在此期间我也终于可磨练自己的技艺,并意识到设计(至少对我来说)是更大想法的整合,而不是墨守成规把东西做好看。对我来说,印刷和设计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我的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6

TP: 你对速记本的热爱是怎么产生的?
AF:
我一度很好奇这种类型的笔记本是从何而来的,所以就在网上搜索答案。我以为会很快得到解答,但意外地是我找不到让任何有关这种笔记本起源的核心资料。再想到这种笔记本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如此普遍(尤其在美国),我就感到十分诧异。而随着相关资料的收集,这也成了我的一项兴趣爱好,并持续了一年的时间。为此我曾去看了很多稀有书本的馆藏,看到了一些17世纪的大理石纹的样本,还试着用谷歌去翻译一些古德文文本,甚至冒昧地给一些装订师、历史学家打电话。最终我发现这种如今在大多数这种笔记本中固定的“玛瑙纹”起源于1820至1830年早期的德国与法国,是从一个叫作“仿大理石”的工艺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而记录中最早关于这类仿大理石工艺则是在法国的阿诺奈,属于F. M. Montgolfier的造纸厂中。

经过所有的研究,我立即发现这些笔记本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经过太多的变化。仿大理石的封面工艺最终被印刷取代,曾经的手工装订如今则是机器装订,而纸张的生产也随着时间工业化了。但如果除去这些工业制作上的调整,这些笔记本很大程度上还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了原样。

7

考虑到现今印刷装订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样的情况让我非常感兴趣。这种纹样并非是一种不可分享的专利,所以它也在本与本之间和制作商与制作商之间保持着不同。所以我想去设计属于我自己的纹样,并加入一些我最喜爱的笔记本和书本之间喜欢的元素—比如采用更厚一些的非涂布纸,平折装订,和更厚的封皮,以此来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版本。而种种这些都是制作“comp”系列的核心。

TP: 你是如何在黑白之间达到平衡,并以一种如此雅致的方式重新设计了这种纹样?
AF:
严肃地说,在设计时我知道我第一要做的事就是创作出一种互相铰合的纹样,而不是脉状或互相分割的那种花纹。在我看来,这种新的纹样更有设计感。此外我还很明确要使用比传统设计中更小的花纹,这样就可以完全利用我们如今的印刷过程从而关注到本子的细节。为了达到图案颜色深浅的平衡,每一个用来创作这种纹样的图案都被独立地放置——这是一种让人心甘情愿的热爱。

8

TP: 你觉得速记本的粉丝会怎么看待“comp”笔记本?
AF:
我希望这能够提醒人们去关注像速记本这样我们生活中每天视若寻常的物品。而有关comp笔记本很有意思的一部分就是:如果你把封皮去了,它就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本子。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试验,你可以去测试在其盛名之下那些让一件物品被人一眼认出的元素们各自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9

TP: 你在创作中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AF:
平面设计里让我最爱的一部分就是能够遇见很多新的人,去很多新的地方,接触很多新的事物。如今我的很多客户所在的行业都是我在做这一行之前从未了解和认识的。对我来说,这让整个设计过程都很令人振奋。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每当我意识到可以用我的知识对他人所作的事情产生点滴帮助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无比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