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度支配的恐惧支配了他的灵感

 

拍摄影片的灵感来之不易,但是在Philippe Woodtli拍摄广告时,《恐高症:畏惧高空》(Acrophobia: Fear Of Heights)的灵感就这样出现在他的脑海当中。“当时我们让广告中的一位主演Martjin站上跳伞出口点位置,这样我们可以拍出史诗感的镜头,但他拒绝了” Woodtli解释道,瞬间拍摄一个有恐高症的定点跳伞运动员的主意就这么诞生了。

Woodtli的这部获奖短片让观众领略高空中的鸟瞰视角,就像毫不费力地飞在天空中,从上方看着跳伞运动员跳下去,又或是与他肩并肩。广角镜头拍摄的影片配上Martjin自己的声音,为壮美的景色增添人文色彩。Martjin讲述从高出跳下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在讲述这项极限运动时,他的声音中没有一丝恐惧;在影片的最后,我们才知道事实上这是他最大的恐惧。

gif1

这部短片很多元,在很多层面上都有所启示。在人类层面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直面恐惧;在视觉层面上,我们看到了一生中罕见的景观。影片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在短短几分钟内呈现出了冲破极限的过程。

我们采访了Woodtli,听他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

The Plus: 拍摄这部短片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Philippe Woodtli:
我们受邀为 Gangstair.com的定点跳伞服装拍摄广告。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Martijn怕高,我们认为这会是个很棒的故事,必须为此拍摄一部短片。

gif2

TP: 恐高症患者恐惧高度,你是怎么开始“自由落体”的呢?
PW: 
我并不是一个定点跳伞运动员,我只是一个有极限运动背景的拍摄者。这部短片中出演的人是来自荷兰的Martijn Maas。

TP: 如果拍摄俯冲镜头,哪里最合适呢?
PW:
我们在法国的霞慕尼拍摄过,非常有趣。

TP: 在影片中,你试图捕捉怎样的情绪?
PW:
我们希望比平常的定点跳伞影片更富有情感。把重点放在跳伞时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上,而非跳伞本身。

gif3

TP: 影片的各个部分都是怎样拍摄完成的?
PW:
我们和跳伞者一起爬到出口点,然后就用一个手持设备拍摄。空中拍摄是用大疆无人机完成的。

TP: 你是怎样评估每次跳伞的风险的?
PW:
我不会去评估,因为我自己不跳,但是他们告诉我说每次跳伞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他们就不会跳,而是走下去。

TP: 这部影片广受好评,并且获得了无人机电影节叙事类别最佳影片,你收到什么关于影片的评价了吗?
PW: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获奖,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收到了很多正面评论,还有完成了几个有趣的访谈和分享。看起来大家喜欢Martijn的故事。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寻找投资制作时长更长的版本,希望我们以后能把故事的细节也拍出来。

gi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