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书籍 & 电影陨落之华 跨越丑与美的界限 相信不少人都去过春节花市,领略过人头攒动的窄巷子里、各种鲜花绿植争奇斗艳的热闹场景,但临近年三十的夜晚,不少摊贩为了赶着回家过年会开始陆续收摊,到了晚上,集市就会呈现另一种景象:遍地残花败叶,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除了去捡便宜的顾客,似乎没有人会愿意多停留一刻。 然而远在伦敦东部的哥伦比亚花市(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上,却有一位摄影师十分善于发现这种狼藉背后的美。 十年来,不论是晴是雨,在周日造访这个伦敦最大的花卉市场已经成了Johanna Neurath的习惯,这儿的小贩都认识她,说她是喜欢对着下水道拍照的不可思议的女人。然而在Johanna看来,当最后一波喧闹的人群离去,小贩们匆忙准备清场回家,街上恢复开市前的冷清,地上铺满花瓣、绿叶、包装纸、纸杯和各种被遗弃的物品组成的色彩与图案的盛宴,这才是她最想用镜头记录下来的风景。 这些鲜活、混乱的画面汇聚成了以哥伦比亚路命名的画册,透过她的镜头,这些陨落的鲜艳生命的最后形态被真实地呈现,散落一地的花花叶叶和地上的纹路,周边的环境以及和人融为一体,碰撞出奇特的色彩搭配、光影和纹路,变成了用Johanna在书的序言里所说的“美味的街头沙拉”。 残破亦是美,是这一系列作品给人带来的独特视觉体验。当问起创作动机时,她说,“这就好比寻宝一样,我能在垃圾中发现美吗?美与丑之间,往往存在一个界限,但我有时候并不知道我拍摄的时前者还是后者。” Johanna是个地道的伦敦东区人,成年后就一直住在离花市不远的哈克尼街区,尽管在一家国际艺术出版社工作, 期初并不是怀着出书的念头去进行拍摄,她拍下这些纯粹是为了找乐子,或者说是“周日的冥想之旅”,因为一切在她眼中都幻化成了图案和色彩。 说到哥伦比亚路,有段不得不提的历史。早在1830年,这个地方叫做Nova Scotia Gardens,里面住了一个当年臭名昭著的犯罪团体,他们因为谋杀一名14岁的男孩被捕,因此街区一度没落,成为贫民窟,直到一位慈善家买下这片地,并建立了哥伦比亚市场,一开始只是在周六开市,后来政府为了方便犹太商贩,将时间改为了周日,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哥伦比亚花市。 我们与Johanna聊了更多创作背后的故事: The Plus Paper:你期待读这本书的读者们主要是哪类人呢? Johanna Neurath:大概是跟我一样有收藏癖的人吧,还有喜欢鲜艳颜色和图案的人,以及有些多愁善感的人们,因为这些枯萎腐烂的花朵总会给人带来一丝忧伤。 TP:在网购盛行的今天,你觉得这样的专业化市场还能占有一席之地吗? JN:当然了,而且地位空前重要,因为我们都需要更具人情味,更有特色的市场,而不是日趋一致的那种。 TP: 有哪种花或植物对你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吗? JN:我一点也不擅长园艺,我的花园长满野草没法见人,但在拍摄中我最喜欢落樱,它们铺得厚厚的,像毯子一样。 TP:现在手上还有哪些别的项目? JN:在我工作的出版社,我现在需要帮书籍设计师找到五十多个新书标题的设计方案!